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院长寄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向全国各地积极备考的莘莘学子以及广大家长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拥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设有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化妆品系3个教学系,共有化学(轻化产品质量分析)、化妆品技术与工程、生物技术(化妆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5个本科专业。化学系的前身是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化工系,拥有化学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2002年获评北京市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由中央转制院所轻工业部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和北京轻工业学院于1991年共同组建,目前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两个专业,是教育部“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的试点单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并在2019年获批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妆品系在2011年取得目前全国唯一的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权,设有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化妆品专业的单位之一。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具有浓厚的行业背景,人才培养上充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实践教学是学院的特色。学院不仅有装备优良的校内实验室,也有近30个和行业重点企业共同建立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学院校内实验室专业仪器设备齐全,仪器设备总值1.5亿余元,拥有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同时是国家轻工业芦荟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全国塑料加工工业信息中心、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依托单位,是《中国塑料》杂志社的承办单位。学院现已经成为北京市及全国相关行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基地之一。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植根京津冀,秉承“求真、立德、勤奋、创新”校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拥有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教学科研设备以及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家学者,“立足北京,面向行业”,演绎着的产业与教育协同创新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

 

当前,学院正信心百倍地投身于北京工商大学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我们相信,学院必将成为有志用双手托起国家建设的莘莘学子的新港湾,成为其扬帆远航、展翅高飞的新起点。

衷心祝愿每一位考生金榜题名!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欢迎更多优秀学子来学习深造!

 

院长    翁云宣

二○二○年四月

 

 

 

院系简介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是在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化妆品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北京轻工业学院,同年成立化工系,后更名为化学系,1970年北京轻工业学院外迁,直至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1979年恢复招生后设立了日化研究方向,后逐步发展为如今的化妆品系;1991年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并入,与当时的塑料系合并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北京工商大学,后经历院系调整于2020年组建了现在的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学院主要面向轻工行业培养化学、材料和化妆品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这使得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同时又将行业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摸索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2009年获得了“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术科研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共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妆品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门类,设有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化妆品系3个教学系,共有化学(轻化产品质量分析)、化妆品技术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的试点单位,2008年获批北京市特色专业。2019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志着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3人、副教授35人。其中包括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百千万工程人才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8人。

 

学院科研实验条件优越,专业仪器设备齐全,仪器设备总值1.5亿余元,拥有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同时是国家轻工业芦荟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全国塑料加工工业信息中心、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依托单位,是《中国塑料》杂志社的承办单位。学院现已经成为北京市及全国相关行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基地之一。

 

 

 

 

 

          人才培养

 

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以培养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突出学校在轻工、食品、商科方面的特色、加强内涵发展,培养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首都乃至全国轻工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总体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理论基础的复合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多样化的体现,主动适应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产业体系对人才能力要求,以促进学生成才、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加强工程教育,促进学科交叉,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成果为导向鼓励学生深扎专业基础、积极参与科研、深入了解行业和产业,并将教师在相关产业、行业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通过实践、实训、实习课程来帮助学生提高对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技能,为将来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学院与北京地区共20余家单位共建有实习实训基地,为各类实习、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支撑。

 

全程导师制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为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经费保障。每位新生入学后会分配一名导师,低年级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健康生活、高效学习,同时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培养专业兴趣,高年级导师通过参观、见习、参与的方式使学生逐步了解、参与科研工作,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咨询与综合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合作办学与国际化视野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目前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芬兰塞马应用技术大学、拉脱维亚理工大学和芬兰塞马应用技术大学展开“3+1”“4+1”的形式学生的培养合作,同时开设部分双语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获得更多境外深造的机会。

 

学生资助与奖学金

除了学校设置的多项奖助学金外,学院还设有“爱茉莉”奖学金、“东方淼森”奖学金,“爱心成就未来”助学金等,为品学兼优和需要资助的同学提供多种形式的奖励与帮助。